黨建引領鑄魂育人 “五育融合”賦能發展
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始終以黨建為根脈,直面教育改革中的現實挑戰,嚴格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等要求,確立“黨建引領五育融合”的發展路徑,通過強化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統籌教育資源,破解五育發展瓶頸,推動“五育并舉”向“五育融合”升級,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黨建領航 構建五育融合的“紅色引擎”
學校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將“五育融合”納入學校發展頂層設計。通過“黨委統籌—支部落實—黨員示范”三級聯動機制,黨委把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綁定,以校訓“勤、誠、智、潔”為主線,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五育目標銜接;各支部結合學科特色認領五育任務,如第三支部聚焦智育提升,第五支部主攻德育創新;黨員教師帶頭參與“五育融合”實踐,形成“人人講育人、事事有思政”的格局,為“五育融合”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黨建+德育” 筑牢思想根基 厚植家國情懷
學校以“大思政課”為載體,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德育體系。深化紅色教育浸潤,依托王守瓊名師工作室,與廈門大學“福建省高校思政課石紅梅名師工作室”共建“思政發展共同體”,挖掘校史中“青年戰時服務團”紅色資源,成立紅色文化宣講隊,創作紅色歷史舞臺劇,開展“校友愛國史話”大講堂,讓紅色基因融入日常教育。融通思政一體化建設,創新實踐體系——縱向貫通大中小學思政課、橫向融通五育、立體協同家校社,開發27門校本課程,打造“校史館沉浸式思政課”“行走的鼓浪嶼研學”等特色品牌。學校《構筑“同心圓”,立德鑄魂育新人》入選福建省“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黨建+智育” 激活教學動能 提升學業質量
學校以“黨建促教研”為抓手,推動智育高質量發展,破解“重分數輕素養”的困境。賦能教師隊伍,黨員教師帶頭參與教研創新,積極探索“問題導向—集體備課—課堂實踐—反思改進”的教研模式,形成了一批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學案例。定期舉辦“黨員示范課”,搭建教師交流平臺,促進教學經驗共享與智慧碰撞,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教學創新能力。優化課程體系,依托教育部重點課題,圍繞“五育融合”目標,整合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開發了一系列跨學科、實踐性強的特色課程。創新教學評價,建立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團隊協作等綜合素養的評價,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黨建+體育” 強健體魄 培育拼搏精神
學校將體育作為“五育融合”的重要載體,以黨員教師為骨干打造特色體育品牌。堅持足球特色育人,黨員教練帶頭組建校隊,構建“足球+思政”課程體系(如通過賽事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校足球隊連續多年獲得省市各項比賽冠軍,每年都有10多名隊員考入體育名校。堅持全員體育普及,黨員教師帶頭參與“陽光體育”活動,推動體育課、大課間、體育社團一體化。推動體育與德育深度融合,引導學生在運動中錘煉意志,足球特色成為學校“五育融合”的鮮活名片。
“黨建+美育” 涵養審美 塑造健全人格
學校以黨建為引領,構建“課程融美、社團育美、文化傳美、實踐創美”體系,涵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塑造健全人格。打破學科壁壘,通過“藝術+人文”“藝術+足球”等跨界融合,將紅色基因融入美育之中,推動藝術課程提質增效。學校舞蹈團、課本劇社以紅色題材傳承英雄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合唱團多次在全國類賽事中獲得榮譽。打造“七園一廣場”育人環境,聯動兩岸開展文化交流,以美為橋傳遞“兩岸一家親”理念,實現美育輻射引領。美育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催化劑”,讓學生在藝術實踐中增強文化認同與創造力,努力培育有情懷、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黨建+勞育” 培育勞動精神 踐行知行合一
學校將勞動教育作為“五育融合”的實踐抓手,黨員教師帶頭參與勞動教育設計,構建“校內+校外”勞動育人體系。推動校園勞動實踐,創新“無物業周”活動,黨員教師帶頭參與,學生自主負責校園保潔、食堂協助等工作,培育責任意識;設立勞動基地,開展種植、手工等實踐課程,讓勞動成為“第二課堂”。延伸社會勞動內容,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助老、環保宣傳等志愿服務,黨員教師帶隊開展“情暖社區·助老有行”等活動,將勞動教育與社會服務結合。學校勞動教育實踐獲師生與家長廣泛認可,“指向職業體驗的‘無物業周’”“揚我特長致力公益”等項目獲評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
福建省廈門第二中學將黨的教育方針轉化為具體育人舉措,使“五育融合”有了“根”與“魂”,將“五育融合”從理念變為實踐,從特色變為常態,為新時代中小學“黨建+教育”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黨建創新路徑,確保“五育融合”不偏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向,讓紅色基因浸潤五育土壤,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王守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