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學思踐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作為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引領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無論是出臺法律法規還是政策措施,都要著眼于強化中華民族的共同性、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扎實推進民族地區各方面建設。
促進各民族經濟深度融合依存,夯實推動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各級政府出臺經濟政策措施,應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支持力度,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在全面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中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地區應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廣泛、更深入、更全面匯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同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依托東西部地區協作、對口援疆、對口援藏等機制,使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勞動中增強“誰也離不開誰”的共同體情感。
保障各族人民依法享有、行使政治權利,堅定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的共同信念。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各族人民在行使國家權力,共同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合作協商中最廣泛地反映民意,最充分地集思廣益,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基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增強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自豪感榮耀感。健全、完善和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動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雙輪”并進。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以大團結大聯合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彰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人心和力量。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挖掘闡釋各民族文化在思想理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精神追求上的相通相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并將其全方位運用于工作生活場景,推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族群眾充分認識到我國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書寫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和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進而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同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紐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共同語言文字支撐,應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大力發展各民族語言文字互譯人工智能,賦能各民族文化交流。
促進各民族群眾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中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增強社會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擴大基礎民生服務普惠性、提升多樣化社會服務可及性的進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依托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等,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引導各族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暢通和規范各族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在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中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充分調動各民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共建共享綠色宜居家園。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各民族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攜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中鋪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在共同抗御自然災害的斗爭中風雨同舟。基于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導向,引導各族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凝聚生態保護共識,讓綠色成為各民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底色。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政治建設中強化原則性,突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要求,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決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做斗爭。在思想建設中增強引領性,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精神武裝頭腦。在組織建設中加強功能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融入基層黨組織有機體。在作風建設中突出人民性,使各族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本質上是黨性建設,在密切聯系各族群眾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紀律建設中加強嚴明性,堅持嚴的主基調,強化對民族地區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督促檢查。在制度建設中突顯完備性,健全完善黨組織和黨員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制度機制。
(作者:梁玉春,系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