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丨加速掘進,為了延安早日通上高鐵
新華社西安8月5日電 題:加速掘進,為了延安早日通上高鐵
新華社記者張斌
清晨的陜北高原,西延高鐵建設工地已響起此起彼伏的機器轟鳴。中鐵二十一局的建設者們頭戴安全帽,排隊進入西延高鐵柳燕隧道,頭燈光束在巖壁間來回晃動。
作為國家“十四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西延高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299.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西延高鐵開通后,西安到延安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左右。
西延高鐵正在有序推進電氣化設備的精調。(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這條穿越黃土高原的高鐵,建設難度遠超想象。“9000余處黃土滑坡,是繞不開的‘攔路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延高鐵總設計師劉文濤坦言,線路橋隧比高達92%,地質條件很復雜。為此,鐵一院團隊創新采用“大場景”三維立體遙感技術,精準繪制滑坡分布圖,為科學選線裝上“透視眼”;地基處理中應用的新工藝,既降塵減噪,又節省了約30%的成本。
“我們的橋梁建設也更顯智能化。西延高鐵杜村特大橋創新使用液壓馬達+齒輪齒條驅動技術,大幅減少用鋼量;105米高的西延高鐵王家河特大橋開展多項組合結構與無砟軌道技術研究,為復雜地形下的工程安全上了‘雙保險’。”劉文濤說。
這是西延高鐵王家河特大橋。(受訪者供圖)
在西延高鐵富平特大橋建設現場,技術人員正趴在無砟軌道上,用儀器細致檢測;橋下,工人們在防護柵欄封閉施工點抓緊安裝支模。
“截至目前,西延高鐵富平特大橋所有重點施工任務已全部完工,正在為靜態驗收及后續聯調聯試、安全評估等做準備,同時進一步加快推進剩余工程。”中鐵四局西延高鐵一工區總工程師張輝說,“我們不斷增加作業人員和設備材料,施工進度從最初每天150米提升至200米,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這條高鐵不僅是1小時通達西安的便捷通道,更是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加速器”。延安洛川縣,果農李亞民望著新建的高鐵站房,眼里滿是期待:“以后外出推銷蘋果會更方便,來洛川收購的外地客商肯定也會更多。”
從延安出發,更多高鐵通道正在加速延伸。中鐵十一局延榆鐵路榆林制梁場,一孔孔箱梁正在加快生產,這些箱梁將搭建起延安通往榆林的高鐵動脈。“延榆高鐵將與西延高鐵連接貫通,推動延安更深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與呼包鄂榆城市群,為老區發展注入新動能。”中鐵十一局延榆鐵路榆林制梁分公司項目經理師保磊說。
中鐵十一局延榆鐵路榆林制梁場。(受訪者供圖)
一根根鋼軌向遠方延伸,一座座橋梁跨越溝壑。在這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上,高鐵建設者們用汗水與智慧編織的交通網,將承載著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駛向更加遼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