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區“虛擬社區”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樣板
“以前辦個居住證續簽,得專門請假跑社區服務中心,現在在‘虛擬社區’小程序上點一點,幾分鐘就能搞定,太方便了!”家住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的居民李娜近日通過社區新上線的“虛擬社區”平臺,順利完成了業務辦理,連連為這種高效便捷的服務模式點贊。
龍崗區是深圳市人口大區、產業大區,面積相當于中部一個鄉鎮,實際管理人口超過480萬人,交通、文體、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近年來,該區聚焦基層治理中“服務半徑大、響應速度慢、群眾參與度低”等痛點難點,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進行迭代升級,創新打造“虛擬社區”服務平臺,將數字技術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構建起線上線下聯動、多元主體協同的治理新格局,讓居民在“指尖上”就能感受到治理溫度與效率。
“早在2018年,龍崗區就以龍嶺社區為試點,創新‘黨建引領帶共建、公眾參與促共治、盤活資源齊共享’工作模式,推動龍嶺社區從臟亂差變為幸福美好家園。”龍崗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2021年,龍崗區在深入總結龍嶺社區有效做法基礎上,形成10條經驗,并召開現場會在全區推廣,掀起從一個社區到龍崗區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生動實踐。
在推廣過程中,龍崗區一直在思考,如何結合數字化技術,進一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更多居民享受“云端上的服務”。為此,2024年8月開始,龍崗區重點聚焦衣食住行、休閑娛樂、健康醫療等民生需求,從居民群眾“我要什么”的視角出發,把線下共建共治共享推廣運用到線上,打造“虛擬社區”服務平臺,以線下溫情供給、線上數字賦能實現資源全域互通、全民共享,持續推動相關工作迭代升級、煥發新彩。
今年6月,“虛擬社區”平臺在龍崗全區111個社區全覆蓋上線。截至7月22日,平臺總訪問人數151.4萬人,累計訪問量583.7萬人次。
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提升服務效能。走進龍崗區“虛擬社區”指揮調度中心,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轄區人口動態、事件處置進度、民生訴求熱點等數據。“通過整合政務服務、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20多個部門的數據資源,我們搭建起‘1個區級平臺+11個街道分中心+111個社區站點’的三級聯動‘虛擬社區’體系,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龍崗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龍崗區“虛擬社區”已累計受理各類民生訴求12.7萬件,辦結率達98.6%,平均辦理時限縮短至1.8個工作日,群眾滿意度提升至97.3%。
線上議事連接線下共治,增強基層活力。“小區樓下的健身器材老化了,能不能換一批?”“建議在社區公園增設夜間照明”……在布吉街道可園社區的“虛擬議事廳”里,居民們圍繞社區事務積極建言獻策,社區工作人員實時回應,物業、業委會等多方在線聯動,共同商議解決方案。
“以前社區開會,大家要么沒時間參加,要么不好意思開口,現在‘虛擬議事廳’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誰有想法都能說,事兒也能商量著辦。”可園社區有關負責人說,不久前,通過“虛擬議事廳”征集意見、線下實地調研,社區聯合多方力量對小區休閑廣場進行了改造升級,新增了兒童游樂區和休憩座椅,贏得居民一致好評。
不僅如此,龍崗區還依托“虛擬社區”培育線上志愿服務隊伍,組建了“法律明白人”“鄰里幫幫團”等200余支線上服務隊,吸納志愿者1.2萬余人。
針對出租屋管理難題,“虛擬社區”開發了“智慧出租屋”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等技術,實現租客信息登記、租賃合同備案、安全隱患排查等全流程線上管理。目前,該系統已覆蓋轄區80%以上的出租屋。
“從‘面對面’到‘屏對屏’,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龍崗區以‘虛擬社區’為抓手,用數字化手段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龍崗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龍崗區將繼續深化“虛擬社區”建設,拓展應用場景,完善服務功能,讓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轄區居民,為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龍崗智慧”。(記者周科 衛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