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媒體14日報道,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大型軍火商“雷神”公司宣布,將向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出售250枚先進空地導彈,合同總金額達7740萬美元。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軍控問題專家沈丁立15日接受晨報采訪時表示,該合同很可能是布什政府的 “遺留問題”,奧巴馬政府對臺軍售的政策仍不明朗。“中美關系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 ”
“小牛”能打地面裝甲目標
美國空軍近日授予了“雷神”公司上述對外軍售合同。“雷神”將據此向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出售AGM-65D和AGM-65G2兩型“小牛”系列空地導彈。
“小牛”(又譯“幼畜”)導彈是一種防區外發射的空地導彈,可精確打擊點狀目標。這種代號為AGM-65的導彈彈長2.64米,射程24公里,巡航速度略快于音速。到目前為止,“小牛”導彈共有7種改型,各型的主要區別在于導引頭和戰斗部不同。其中,這次將出售給臺灣的D型和G型采用紅外制導,可以晝夜使用,能有效打擊地面或水面的裝甲目標。
美國媒體稱,“小牛”導彈迄今已生產了近7萬枚,在33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中服役。自海灣戰爭以來,已有6000多枚“小牛”導彈投入戰場參加實戰,命中率高達93%。
“雷神”去年已啟動生產線
對于美國售臺“小牛”導彈一事,沈丁立分析道,這很可能是美國政府去年10月總值65億美元對臺軍售案的一部分。在這份軍售大單中,“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魚叉”導彈等赫然在目。
盡管“小牛”是一種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但“從24公里的射程等主要性能參數看,美國政府會強調其沒有違反《與臺灣關系法》中‘提供防御性武器’的規定,除非臺灣的戰斗機飛到大陸發動進攻。不過,無論對臺軍售內容是否符合《與臺灣關系法》,都是中國中央政府所堅決反對的”。
美國媒體14日援引“雷神”公司空戰導彈項目副總裁的話報道,在美國空軍宣布授予該公司對外出售250枚“小牛”的合同之前,“雷神”方面就啟動了足夠制造250枚“小牛”導彈的生產線,“公司于2008年11月開始制造這些導彈的紅外導引頭和控制組件”。
因此,沈丁立表示,售臺“小牛”導彈的賬很可能要算在布什頭上,是布什留給繼任者解決的問題。
奧巴馬政府立場仍不明朗
“美國此時宣布出售‘小牛’給臺灣,并不能說明奧巴馬在對臺軍售問題上持何立場,現在我們還看不出奧巴馬政府已明確了相關政策”。
沈丁立認為,奧巴馬可能在道德上不像其前任那樣支持對臺軍售,但其決策無法脫離美國的國家戰略利益這個出發點,“在臺海兩岸搞平衡是美國的一個長期戰略”。因此,奧巴馬“可能在對臺軍售方面更加克制,但不會完全停止”。
至于中美關系,也應當不會受到此次對臺出售“小牛”導彈太大影響。“我們已經因小布什政府對臺軍售中止過兩國的高層軍事交流。現在不大可能重走老路,因為65億美元的軍售大單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很難想象美國每兌現一部分合同,我們就‘懲罰’美國一次。”
“況且,在中美中止軍事交流期間,兩國政治領導人仍然保持著正常的交往。這更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中美關系大局不會因這次的軍售事件而受到重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