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孤獨癥課題診療新路徑:中西醫結合或成突破口
近日,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名方名藥科技成果轉化分會主辦的《郁病專長裘玉明中醫中藥治療自閉癥有效性研究》課題結項報告會進行了交流與探討。本次會議圍繞自閉癥干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展開研討,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中醫藥在兒童自閉癥診療中的創新應用與未來發展方向。
專家深入探討了孤獨癥(自閉癥)診療現狀與未來方向。值得關注的是,源遠流長的中醫整體觀與辨證論治理念,正為這一醫學難題提供全新解題思路。
在近期的臨床觀察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癥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賈美香教授對5例孤獨癥患兒進行了為期1年的臨床觀察與康復評估。結果顯示,在本次課題研究中,盡管樣本量相對有限,但經過約6個月的中藥干預,參與治療的患兒在多個方面展現出積極變化。據課題組觀察,患兒的主要改善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眼神交流增強、刻板行為減少,以及對指令的理解力和服從性明顯提高。賈美香作為該課題組長特別指出,裘玉明采用了個體化診療方案,針對每位患兒的臨床特點進行辨證施治,這種模式獲得了患兒家長的認可。
她提到,中醫藥在治療兒童自閉癥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進而制定個性化的調理方案。目前,課題組正著力優化給藥方式:例如,研發濃縮型制劑,減少用藥量,特別關注低齡患兒的用藥便利性等。
據賈美香教授介紹,其中一例患兒已經可以順利融入正常兒童的生活與學習環境。
河北雄安新區中醫藥發展促進會會長,中華醫學會原黨委書記吳玉普表示,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中醫藥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前,我國已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也顯著提升。這一有利環境極大調動了中西醫領域專家學者的科研積極性,促使大家將研究重點轉向疑難病癥的診療突破。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名方名藥科技成果轉化分會副會長、郁病專長裘玉明對課題研究結果表示,中醫藥在孤獨癥治療中展現出獨特優勢,證實中醫藥能有效促進患兒從緩慢進步轉為快速進步。中醫治療強調"上病下治"的整體觀,通過調理五臟六腑來改善大腦功能。同時研究也發現,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關愛對患兒康復至關重要。盡管樣本量有限,但個別患兒的康復成效仍值得進一步關注與探索。
他提到科學判斷有效性的關鍵在于是否實現患兒從緩慢進步到快速進步的轉變。
據了解,該課題研究在嚴格參照西醫標準化量表進行診斷評估的基礎上,有機融合中醫整體辨證施治理念,形成"評估-辨證-治療"的完整閉環。該模式既注重癥狀的即時改善,更著眼于病因的根本調理,通過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實現了標本兼治的協同效應。